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行为的主要类型

  • 发布者:admin
  • 2019/10/24 18:46:36
  • 来源:知互网

  (一)攀比型消费行为

  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水平来满足消费需求,而脱离实际收入水平的盲目攀高行为,就缘于攀比消费心理。这种心理极易造成追逐消费热点、负债超前消费乃至抢购等怪现象,将消费行为导入误区。一些追求个性张扬、寻求标新立异的独特性与时尚性的大学生在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驱使下,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所谓的面子,经常在网络社交圈或朋友聚会中炫耀一些“人无我有”的消费品,制造出一种生活小资、品味独到的虚荣假象,以获取身边同学、朋友的关注和羡慕,一些大学生盲目进行消费而不考虑实际经济能力。这种攀比型消费是个人虚荣心理和争强好胜欲望的产物,它将所有的比较因素物化,试图通过购物来填补消费者某些自身能力不足的劣势。

  因此,这类消费群体的钱都用在了自我“表演”上,他们希望借由攀比实现心理安慰,但“表演”结束后可能又会面临囊中羞涩的窘境,为了“面子”不考虑“底子”,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个人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

  (二)情绪型消费行为

  情绪型消费是指消费者受到外部刺激后产生的强烈情感反应,进而引发的非计划性消费行为[f310由于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不够,又缺乏必备的理财知识,在口常消费中自制力和规划力较差。不少学生不会事先制订好每个月或整个学期的消费计划,他们常常“寅吃卯粮”,追求即兴消费,“情感需求”取代“实用需求”成为消费的主要动因。

  “人生得意须尽欢”,一些大学生会在自己情绪不好时购物发泄;或者在认为有值得庆祝的事情时到校外聚餐;或者凭借“第一感觉”冲动购买,在拿到生活费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需求,不惜花掉大部分的生活费冲动买下自己喜欢的服饰鞋包,办理一张价格不菲的健身卡,在各大电商推出促销时即兴购买计划外商品而事后发现很多东西自己压根用不上。情绪型消费这种释放情感和宣泄自我的主要方式,极易使一些大学生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

  (三)从众型消费行为

  在信息传递极度便利的当下,购物广告呈井喷趋势,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类广告推送,大学生群体往往很难有效规避“消费陷阱”,一些人追求“人有我有”或者“人人都有”,盲目跟风消费,从众心理明显。在社会心理学上,将从众定义为“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这种从众心理具体表现为当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并没有那么迫切需要甚至根本不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指出:“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敏感程度远超于其他群体,他们担心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被身边同学孤立。在这个越发物质化的社会,在校园集体氛围影响下,相当部分大学生为了融入群体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从众消费,跟风购物。他们为了找到与他人茶余饭后的共同谈资,可以省吃俭用却一场不落地观看最新上映的电影;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味并未落伍,他们可以购买一件又一件的奢侈品。

  (四)享乐型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为主的朴素型消费向以追求生活品质为目标的享乐型消费转变。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基本生活资料上的花费比重不断降低,而休闲娱乐、恋爱、通讯、社交等方面的开销比重口益上升,享受型需求占比大大提高。老一辈人崇尚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而许多大学生热衷追求物质享受,喜爱享乐,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享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口趋淡薄,他们有定期聚餐、娱乐消遣、逛商场购物计划以及每学期外出旅游、购买新潮电子产品的习惯,甚至有些贫困学生为了融入所谓的“主流群体”,有的以各种理由向父母要钱,有的通过分期付款购买高档消费品,有的过度透支信用卡。

  (五)高档型消费行为

  一些大学生为了所谓的“面子”,讲品位、讲名牌、讲排场,不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大量购买高档商品,同学聚餐非高档酒店不去,口常穿搭名牌傍身,盲目追求高端消费。成长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大学生,对大牌奢侈品如数家珍,仿佛脱离奢侈品这个舆论圈就是一种落伍过时的表现,他们试图通过高档消费提升个人生活品质来获取旁人艳羡的目光。毋庸置疑,每个人都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利,但对于处于求学阶段、生活来源仍然依靠父母长辈的大学生来说,过分追求生活品质并沉迷其中,就会变得缺乏理性,如穿着限量版的名牌衣服、鞋子,购买高价演唱会门票狂热追星,花重金请私人健身教练等行为。